10大信誉菠菜担保平台

科技处
 
网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新闻中心 | 项目管理 | 政策法规 | 社会服务 | 党建工作 | 科研成果 | 学术道德 | 集团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正文
  •  网站首页 
     部门概况 
     新闻中心 
     项目管理 
     政策法规 
     社会服务 
     党建工作 
     科研成果 
     学术道德 
     集团首页 

部门动态

扶贫开创致富路,高原盛开金耳花----扶贫日记

2019年06月14日 00:00  点击:[]

“按照两位专家教我们的种植方法,我们家一年将增加2万元的收入!”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甘哈觉莫村村民吉伍吉莫自豪地说。他手里拿着金灿灿的金耳,正是10大信誉菠菜担保平台通过科技扶贫,因地制宜帮助大凉山发展乡村经济的最新种植产品。

近年来,10大信誉菠菜担保平台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专门成立精准扶贫办公室(以下简称扶贫办),组织选派集团专家团队杨林、刘润叶等老师深入大凉山,依托农业科技优势,精准结合大凉山实际,突破掌握了金耳在凉山州高海拔地区栽培的关键技术,实现了金耳在喜德县当地的本地化栽培,大凉山盛开的金色花朵,打通了贫困山区通往致富的持续发展之路。

巍巍大凉山 浓浓科技情

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甘哈觉莫村位于喜德县光明镇东南,孙水河南岸,距离县城4公里,平均海拔1800-2300米,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000亩。甘哈觉莫村冬暖夏凉,雨水充沛,山泉涓涓,远离工厂,大气纯净,生产中不使用农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绿色安全食品的先决条件,也是我国发展金耳产业区的稀有之地。

其实,发现这块金耳种植的“宝地”,很是费了两位农业专家的一番功夫。既要符合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效、加快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等相关政策,也要符合贫困地区打造优质特色品牌、有效整合各方资源。

“这里到底怎么发展农业呢”,2018年的一天,凉山州喜德县蓝天如洗,杨林、刘润叶老师正蹲在光明镇的一块山地里,手里捏着一把黄色的泥土。这是他们第五次到这里来实地调研土壤和气候情况。经前期调研发现,喜德县的产业发展现状呈现出“传统农业占主导、种植养殖业技术落后、基本上自给自足” 的状态,当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荞麦等常规作物,生产时间长、投入多、效益低。受传统观念束缚,大部分群众思想观念保守,缺少技术做好管理服务,没有企业入驻带动产业发展。

每次调研,他们都要对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不能使贫瘠在这块土地上延续!”杨林老师的话掷地有声。

这一次,种植金耳的思路已经开始明晰起来,这个想法的出现,使两位专家几天都兴奋得睡不着觉。对于金耳,也许很多人还比较陌生。金耳因颜色黄金而得名,含有丰富脂肪,蛋白质和磷、硫、锰、铁、镁、钙、钾等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滋补品,具有化痰止咳、清心补脑、美容补血、抗癌、抗氧化等功效,是一种理想的高级筵宴佳肴。当前金耳市场需求呈上升状态,价格在150元/斤以上(干货),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他们如释重负,“总算没有辜负集团和喜得群众对我们一片期待”,刘润叶老师笑了笑。

画好规划图 算好发展账

从2018年8月开始,杨林、刘润叶等老师在集团的安排下,着手开始规划喜德县的农业产业规划。

杨林、刘润叶老师努力寻找突破口,拟采取“政府集中制袋,农户分散出菇”的食用菌扶贫新模式,通过在当地发展食用菌产业来使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土地利用上,两位专家还充分利用废弃的养猪厂房,转型发展食用菌产业,以及甘哈觉莫拥有大片青冈林木,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培育金耳,优化制作菌包、培育菌袋、出菇、采收、烘焙、包装、销售等环节,打造优质喜得金耳品牌。

他们拟出的金耳发展经济目标是:2019年12月前实现种植金耳5万椴、5万包。实现产量10万斤、收益30万。2020年6月前建成金耳菌袋加工厂,发展“集中制袋、分散出菇”的模式。从一个点出发,带动一个面,即以甘哈觉莫村种植金耳成功后,辐射其他地区种植金耳。

他们仔细核算了金耳产业经济的效益,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产业投入方面,菌袋成本7元/包,5万包=35万元,制菌包设备一套30万元,每袋菌包可产金耳1斤,每斤(鲜货)15元,5万袋可达75万元。在销售上,由10大信誉菠菜担保平台对金耳产业从技术培育到电商运营进行全方位服务。

不轻易言败 突破技术试种成功

杨林、刘润叶老师根据农业产业规划,随即开始了在喜德县的试种金耳工作。

由于近两年在四川发展种植金耳的人数较少,目前只有广元市进行零星种植,但金耳又极具滋补营养价值,市场前景看好,种植技术一直不太成熟稳定,特别是在海拔较高的凉山州还无种植历史。两位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多次往返于成都和喜德两地,对当地进行实地调研考查后,一致认为喜德县的地理气候环境非常适合金耳的种植,于是从母种、原种、栽培种,一直到栽培袋出菇,进行反复的试验和调试,由于污染的原因,试验反复失败,两位老师曾经想到过放弃,但一直以来对科研工作执着的信念和对扶贫任务的使命感让他们不轻易言败,从每个技术环节展开摸排式的检查,终于找到了突破技术的关键点,整个过程历时4个多月时间,终于在今年5月上旬,金耳在凉山州喜德县试种出菇成功,这次出菇标志着集团突破和掌握了金耳在凉山州高海拔地区栽培的关键技术,实现了金耳在喜德县当地的本地化栽培,为协助确立把高原“金耳”作为区域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全力打造国内“彝族金耳之乡”,形成区域支柱性农业产业的产业发展目标。

目前,高原“金耳”试种已成功,协调到位产业资金100余万元,已建成标准化厂房。据估算,经过3年左右的发展,年生产“金耳”可达50万袋以上,年产值逾700万元以上,户均年增收超4000元。“前景看好,静待花开”。杨林老师信心满满。“我们愿意跟着专家干,挣到钱了就把我那房子翻修一下”, 村民吉伍吉莫黝黑的脸上抑制不住期待的笑容。

上一条:四川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来我校参观学习
下一条:集团院长刘智慧一行赴高新区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关闭

10大信誉菠菜担保平台科研与技术推广处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德通桥路392号
电话:028-82732048  ICP备案号:蜀ICP备11019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