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佩佩 编辑:崔凤娇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10日讯(记者 刘佩佩)4月10日,成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在蓉举行。四川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成都制定了《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2018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坚持科学规划引领 全面构建乡村振兴规划体系
《计划》指出,成都实施乡村振兴,要以实施全域乡村规划提升工程为抓手,对全域乡村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进行全面规划。
开展乡村振兴规划提升大会战。编制完成全市都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区(市)县制定县域乡村振兴规划,乡镇及时更新完善镇村规划体系、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空间发展规划。
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建立300万亩特色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监测体系,打造中高端特色农产品基地25万亩。完成33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区”电子地图和数据入库。建成以油橄榄、笋用竹等为重点的“6+1”现代林业产业基地8.4万亩。
着力产业跨界融合 促进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计划》指出,成都实施乡村振兴,要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农业品牌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建设特色文化酒店和主题民宿60个、乡村文创基地和农业主题公园70个,创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20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0个,打造“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60个。力争农林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800亿元、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380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3%,农商文旅融合新产业新业态产值增长20%。
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探索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农业气象现代化工程项目建设。巩固深化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建设。全域推进农产品溯源平台和“成都智慧动监”系统建设。
加快完善农业经营机制。深入推广“农业(林业)共营制”“土地预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大园区+小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同时,持续推进农业双向开放。加强与省内市州的农业区域合作。强化招商引资与投资促进,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190亿元。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计划》指出,成都实施乡村振兴,要以实施特色镇(街区)建设、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大地景观再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为抓手,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
推进特色镇(街区)建设。启动建设特色镇(街区)57个,重点抓好试点示范8个。打造AAA级旅游特色镇(街区)4个。制定“天府古镇”LOGO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完成“天府古镇”LOGO商标新申请注册32类45件。全面启动郊区(市)县乡镇(街道)“互联网小镇”镇群建设项目。
强化川西林盘修复保护。启动川西林盘修复保护100个,重点抓好试点示范20个。开展川西林盘规划设计大赛。编制A级林盘景区创建服务指南,打造AA级林盘景区20个。推进大地景观再造。完成都江堰精华灌区示范工程渠系改造15公里。实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改扩建项目。规划龙泉山、龙门山森林绿道和田园绿道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治完成村容村貌薄弱村100个。在涉农区(市)县选择15个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创建。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开展入河排污口和黑臭水体专项整治。修复水土流失、废弃矿场、工业创面等区域植被2万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家园20个及绿色家园特色村3个。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推动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
《计划》指出,成都实施乡村振兴,要以实施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工程为抓手,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保障公共文化供给。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基层示范点44个。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市级采购不少于80场文艺演出、艺术讲座并按需配送区(市)县。开展面向乡、村不同艺术门类的创作表演专题培训和帮扶指导100场(次)、文化惠民活动1000场以上。
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开展第五届成都市道德模范评选、“成都榜样”系列先进典型人物评选、“天府成都新乡贤”评选和“星级文明户”评选命名活动。每月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制定成都市礼遇奖励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实施办法。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市级“四好村”占比分别达到40%、60%。
创新社区治理方式 促进乡村社会有效治理
《计划》指出,成都实施乡村振兴,要以实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程为抓手,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完善乡村发展治理机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群团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村级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开展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编制完成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标准体系。提升和拓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能力。
强化平安乡村建设。实施“大联动·微治理”深化计划,农村社区综治中心和社区(村)“雪亮工程”建设覆盖面分别达到50%、30%。深化乡村多元解纷“诉源治理”。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惩治力度、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及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新建社区(村)法律之家47个、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27个。
强化农村民生保障 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
《计划》指出,成都实施乡村振兴,要以实施农民增收促进工程为抓手,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全面提升农村社会事业。持续深化“区域教育联盟”建设,完善城市优质我司与农村我司对口帮扶制度。健全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及扶持政策。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抓好第二水源李家岩水库建设,第三水源三坝水库、“东进”区域久隆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全面推进河(湖)长制。
开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行动。制定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分季度实施“春季攻势”“夏季战役”“秋季攻坚”“冬季冲刺”行动,做好“回头看”“回头帮”。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和农民增收。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农村产权持股进城机制,构建完善农民工住房保障机制,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
深入推进重大农村改革 激发城乡融合发展活力
《计划》指出,成都实施乡村振兴,要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公共产品服务生产供给机制改革和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突出农村主攻方向改革,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制定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实施意见,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继续探索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体制机制。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进农村各类不动产权利确权登记颁证。
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新增100个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建设试点。实施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林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35%。改革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力争涉农贷款余额达到6200亿元、农村产权抵(质)押累计发放贷款185亿元、农业保险保额1100亿元。
改革创新公共产品服务生产供给机制。全面梳理现行农业项目,以绩效评估结果为政策取消、调整、存续的重要依据,健全财政涉农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引导预算单位将支农投入以股份、基金、购买服务、担保、贴息等“五补五改”方式植入农业农村发展重点领域。力争完成乡村振兴各类投资600亿元。
加强农村专业人才引进培育 建立急需紧缺“人才资源库”
《计划》指出,成都实施乡村振兴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引进培育。建立急需紧缺“人才资源库”,组建都市现代农业研究所,积极引进规划、设计、建筑、文创、旅游、金融、互联网、营销等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育知名专家学者10名、专业技术人才200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名,其中农业职业经理人2700名。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优势,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要积极参与,引导各类人才、各界人士下乡投身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