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信誉菠菜担保平台

搭建产科教平台,融汇“产、学、研、训、创”

发布时间:2023-02-14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4日 14版) 浏览次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科教融汇已成为高职创新发展的新方向。

把握科教融汇的重要价值

  把“科教融汇”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新方向,对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一是统筹“三位一体”的必然要求。科教融汇是高职教育领域教育、科技、人才实行统筹安排、“三位一体”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二是现代职教体系深化的关键路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满足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需求,高职院校应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链,成为先进科技成果创新的“中试车间”,服务先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三是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重要支撑。科教融汇对于现代产业体系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无论是高素质现场工程师还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自主培养,均离不开科技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入。

审视科教融汇的现实瓶颈

  时下,高职教育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科教融汇的深度及广度与产业发展需求、行业企业期望都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适应性不足。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尚不能契合科教融汇的需求,强教学弱科研、重技能轻技术。“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导向,而很多高职院校未能通过科学技术研究充分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数据,2020年全国高职院校校均授权发明专利数2.69项,有959所高职院校授权发明专利数为零;据《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统计,全国有217所高职院校2020年科研社会服务经费为零。

  二是功能性不足。高职院校实现科教融汇缺乏基础平台的有效支撑,强产教弱科教、重人才培养轻科技创新。随着科技创新的复杂化、系统化,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平台支撑,尤其是校企协同构建的技术创新平台。由于缺乏完善的科研平台与科研组织机制,高职院校教师之间无法形成紧密协同的科研共同体,难以形成完整的科研创新链条,科研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

  三是创新性不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尚不能支撑科教融汇,强理论弱应用、重数量轻转化。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普遍较为重视论文、项目等理论成果,缺乏应用科研的意识与能力,科技成果市场推广意识不强、能力不高。加之很多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普遍缺乏对接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难以真正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探索科教融汇的关键路径

  高职院校应发挥面向产业、服务产业的类型教育比较优势,融合汇聚行业企业、科研院校等优质科技资源,搭建“产、学、研、训、创”五位一体的产科教协同平台,着力提升办学关键能力,主动融入技术创新。

  以科技赋能推动专业升级。在科教融汇的新价值导向下,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要能够立足新科技时代,及时跟上科技发展与产业发展,这是提升高职教育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根本体现。高职院校要立足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的发展需求,适应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的发展趋势,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强化技术技能融合交叉,推动专业的现代化改革;将智能技术、数字技术广泛融入专业教学,以科技力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深度学习,加快专业的数字化转型;聚焦双碳目标、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等,推动专业的绿色化改造。同时,加快建立基于产业人才需求的大数据平台,为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以产科教一体提升平台能级。产科教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离不开平台支撑,高职院校应建立主体多元、层次高端、功能多样的产科教平台。强化平台思维,根据区域产业形态和对技术创新的不同需求,与政府联合、与行业协作、与企业合作,探索建立产教综合体、职教集团、产业集团等不同形态、不同类型的产科教平台组织;将多元主体合作深度和功能服务广度作为平台建设核心,建设集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技术服务、智库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产科教融合平台,建立长期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以及专利开发和转化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如金华职业技术集团依托浙江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金华市乡村振兴集团的平台基础,利用我司实验农场的示范作用,与金华市农科院、农业龙头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盘活体制机制和产业、科技、土地资源,争取更多的科研、实验和人才培养项目,努力打造区域性“乡村振兴创新综合体”,促进区域农科教一体化发展。

  以科教团队重塑师资结构。高职院校应以产科教平台为载体组建以应用研究为导向的科教创新团队,将分散的科研力量聚合成科研集群,产生集聚效应。组建跨院系、跨专业、跨校企的异质性混编的科教创新团队,以应用型科技项目为纽带,凝聚产业、我司、社会多元力量,校企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培育以企业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和我司社会服务型教授为核心的科教团队带头人,赋予其必要的人财物资源;通过企业挂职锻炼、访问工程师等项目创新教师企业实践机制,提升骨干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增强教师基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课程适应性理念与能力,促进科研反哺教学。

  以自主培养革新育人模式。高职院校应主动将科教融汇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方向,以产科教一体化育人为切入点,以产科教平台为依托,将科技创新要素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建立一整套以教促产、以产助学、产学互动、学研结合的行动体系,形成“企业项目进课堂、能工巧匠上讲台、师资队伍下企业、师生作品进市场”的局面。同时,将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等科学精神融入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之中,培养现代产业发展所需的新时代现场工程师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shuang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