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他的19位同事因种种原因相继离开了开封法庭这个偏远的山区法庭,只有他像剑门关古蜀道旁的千年翠柏,笃定而专注,一直没挪窝;
23年,他办案2450余件,无一被发改、投诉,无一不廉举报,群众称他是“开封的郭青天”,组织授予他“全国优秀法官”等30多项荣誉;
23年,他背烂了10个背篼、磨坏了37副背绳、骑坏了5辆自行车,当地百姓亲切地叫他“背篼法官”,媒体夸他是“铁脚进村,躬身为民”,网友说“一个背篼背出了干群鱼水情深,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他,就是四川省剑阁县人民法院开封人民法庭庭长——“背篼法官”郭兴利。
是怎样的情怀与力量,让郭兴利植根基层,23年深情专注于这方水土?是怎样的执著和行动,让开封法庭服务的辖区23年零信访、恶性刑事案件零发生?
“法治梦”从挫折中起航
1960年,郭兴利出生在剑阁县正兴乡龙虎村。6兄妹中他排行老四。1991年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开封法庭。
在郭兴利心中有两个理想的职业:律师和法官。为何会喜欢法律工作?一切,得从他16岁那年的一件事说起。1976年,家里有个亲戚因夫妻关系不和闹离婚。由于不懂法,为了这事究竟该谁管,两人在法庭和镇民政办之间来回折腾了好几趟。这让陪同的郭兴利明白,解决纠纷不易,群众不懂法律是要吃亏的。
正是这样的记忆,让郭兴利深知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部队服役期间,他自学取得了法律文凭。
到开封法庭工作,在郭兴利看来,不仅圆了梦,离家也近,而且“基层法庭人手少,参与办案的机会肯定会更多”。怀揣朴实的情怀和服务乡亲的想法,郭兴利就这样扎根基层,开始了司法为民的征程。这一扎,就是23年。
万事开头难。初到开封法庭,郭兴利就栽了“跟头”。
1991年9月的一天,公店乡一位村委会主任带着两个村民来到法庭解决两人的山林纠纷。郭兴利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给两位村民讲法讲理。说了半天,让郭兴利意想不到的是:两位村民竟然拉扯着到离法庭不到200米远的文庙里烧香赌咒,宁可以迷信方式处理问题,也不服他的调解。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深。”郭兴利后来分析,主要是“自己法律知识贫乏,对当地风土人情缺乏了解,没有说服力”。这让郭兴利意识到,像剑阁山区这样贫穷、落后、愚昧的地方,需要大力普及法律。
受此刺激,郭兴利进一步发奋钻研专业知识,自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知识,深入到田间地头,为百姓排忧解难。“从此,我就再没有过离开偏远落后的乡村,到县级机关或者条件好一点的乡镇工作的念头了。”
春去秋来,23年间,由于剑阁山区条件艰苦,先后有19名法官与郭兴利共过事,但都因种种原因,离开了这个地处三市交界、生活和工作环境艰苦的偏远乡镇。唯独郭兴利,选择了坚守。
“老郭,你为什么没有要求到县城工作?”2012年,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海萍到剑阁县法院调研考察工作时关切地问郭兴利。
郭兴利脱口而出:“忘了。”
他早已把理想、青春与温情寄托在了这片土地。
放得下的背篼放不下的责任
8月28日一大早,记者前往开封法庭采访郭兴利。来到法庭,只有一名书记员在。一问,才知郭兴利天不亮就到乡下办案去了。
问明地址,我们决定前往。头天刚下过雨,车行半个小时后前面路就断了,我们只得弃车步行。走在荆棘丛生的乡间小道上,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背篼法官”的艰难。
到了郭兴利审案的农家院子里,案子已经结了,老老少少有几十个人围在郭兴利身边,帮助老郭将卷宗、法庭标识牌、国徽一件件地装进背篼里。
今年已经53岁的老郭,不像年轻时那样背着背篼在山路上健步如飞,但每当他背着背篼巡回办案时,依然充满无比的自豪和笃定。
使他下定决心走村入户背着背篼巡回办案,源于一次办案对他的启发。
1999年3月,刚担任开封法庭庭长不久的老郭,准备开庭审理一起赡养案。说好是上午9点开庭,老人的儿女早到了,可眼看都12点了,还没见两位老人的踪影。终于,两位老人气喘吁吁、步履蹒跚地来到了法庭。老人说,早上5点就起床,走了30多里的山路,可还是迟到了……
老郭的眼睛当时就湿润了,他心想: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主动到老百姓家中去开庭审理案件,最大限度地减轻老百姓的诉讼负担、奔波之苦呢?当天下午,郭兴利召集大家商量,一致决定:送法下乡,上门办案。
说干就干,第二天,郭兴利到集市上买了一只川北特色的竹编背篼,上大下小,郭兴利他们很满意:下面装卷宗,安全;上面放国徽,宽敞。从此,郭兴利他们开始了“背篼法官”生涯。
这一背就是整整十年。十年间,很多时候老郭天不亮出门,摸着黑回家,两头不见天。十年间,有因为不熟悉路,“南辕北辙”的郁闷;有“老天爷”突降暴雨,人变成落汤鸡的狼狈;有被野狗围攻,孤独无助的惶恐;更有脚底磨泡,浑身散架,倒床便睡的疲惫。十年间,老郭他们用背篼把法庭“背”到了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工厂我司;十年间,鞋磨破了一双又一双,背篼背坏了一只又一只。开封老百姓也给他取了个响当当的名字:“背篼法官”。
有人说郭兴利是自找苦吃,可郭兴利说:“法官多动腿,群众就能少跑路。”也有人说:背背篼审案,郭兴利是在作秀。可更多的人说:哪有坚持十年的作秀!
再后来,法院给开封法庭配了车,除了不通公路的地方用得着背篼外,大部分时候都开车去。“如今条件好了。说实话,背篼很少背了,可背篼精神不能丢,为乡亲们服务的意识不能丢,法官的责任更不能丢。”说这话时,老郭饱经沧桑的脸上露着坦诚。
乡村法官就是要解决好群众“比天还大的大事”
在老郭的办公室,记者翻开他今年审理过的案件卷宗,发现除了几份判决书,其余全是调解结案。
“我这里判的案子少,几乎都是调解结案,每年的调撤率在95%以上。”因此,“调解书多,判决书少。”
农村法庭承办的案件,大多是家长里短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郭兴利心里清楚,在法律意识相对淡薄的农村,外人看来不足挂齿的一个小案件,足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在当事人那里,这些都是“比天还大的大事”。
审理案件,“能调则调,当断则断”。但郭兴利发现:作为乡村法官,诉讼调解是案结事了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要从根子上解决当事人的“大事”,应该更多地选择调解。
老郭也常常给庭里的同事讲,老百姓很质朴,他们懂道理但不一定懂法律,这个时候法官就应当是他们法律上的好参谋、好帮手。
在农村,特别是山区,一些村民法律意识淡薄,少数当事人甚至是“油盐不进”,要做好调解工作,绝非易事。经过不断探索、用心琢磨,老郭“因地制宜”,总结出一套调解的工作经验:“四心、三把握、两书、一联动。”“四心”指耐心、细心、热心、公心;“三把握”指把握好调解的前提、把握好个案特点、把握好调解时机;“两书”指《调解预约书》和《执行告知书》;联动是与村社干部等人民调解员一起调解案件。
老郭还给自己和庭里的同事订了个规矩:结了的案件必须逐件回访。老百姓对案件处理适用法律有哪些不明了的地方、案件的落实情况、关系的修复情况等都在回访的范围,每一次回访,他都能发现一些问题,也总能解决掉这些问题。
这些看似简单的办法组合上阵,不仅成为调解案件的利器,也成为做群众工作最直接见效的“高招”。
郭兴利说:“靠群众做群众的工作,事半功倍,没有他们,我啥事也做不了,啥事也做不好。”郭兴利认为,无论当事人怎么“犟”,他总有信服的人,让这些人来做工作,要容易得多。每次外出办案,老郭随身都带着一件“法宝”——一个小小的笔记本。翻开泛黄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辖区内所有村组干部、当地有威望的长者、七十岁以上老人的名字,每到一处审理或执行案子,郭兴利都会从裤兜里掏出这个小本子,邀请这些“名人”参与案件的审理与执行。
最慷慨的人和最“抠门”的人
8月的天气,太阳毒辣,酷热难耐。记者跟随着老郭来到了他经常去看望的公店乡荣光村6组当事人涂光富家中。
一路上,老郭向我们讲述了当年发生的这起案子。2008年4月25日,涂光富为同村村民修房子时,不慎受伤,腰椎断裂。两家都不富裕,调解难度很大。经过老郭耐心调解,涂光富获得13万元赔偿。
看到涂家家境贫寒,老郭又主动跑到县民政局,帮助涂光富落实了低保,申请了民政救济。5年来,郭兴利仍不时送去轮椅、棉被和猪肉等东西,为涂光富提供生活上必要的照顾。
这只是郭兴利帮助的众多当事人中的一个。对他们,郭兴利总是慷慨解囊,但对自己却很“抠”。
平日里,郭兴利总是穿着法官服,他对此的解释是:穿着法官服对自己多了一份约束,老百姓也容易找到他。熟悉他的人却知道,因妻子下岗多年,一直没找到正式工作,老郭家经济拮据,他舍不得为自己添置新衣服。
采访中,我们跟着老郭来到了他家。房子是老郭用转业费和岳母、妻弟资助盖起来的,在四周刚修起来的高楼中显得陈旧而矮小。
问到老郭对家人的照顾,他的妻子唐克谊眼眶泛着红。
今年上半年,唐克谊得了重病。老郭把她送到成都治疗。住院时,要交3万元押金。这位有无数个办法让当事人握手言欢、摆脱困境的法官,此刻却蹲在墙角直掉眼泪。最终,妻子在成都做生意的侄女将钱送到医院,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姑父,你站起都能挡住一大片天,还拿不出3万块钱?”郭兴利无言以对。
在唐克谊眼里,老郭是个“可恶的男人”。2008年,郭兴利获得“全国优秀法官”荣誉,县法院特别奖励他携家属一起出去疗养。唐克谊计划去丽江,可郭兴利却是一忙再忙,这事就这样耽搁下来。在唐克谊的朋友圈留下一个“笑柄”,大家说:“是不是你老公说谎哦!咋个五年了都还没有去旅游呢?”尽管郭兴利是这么“可恶”,但唐克谊仍是心疼胜过埋怨。
在郭兴利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写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匾额。郭兴利告诉记者,这块匾额是他刚从部队转业到法院时,父亲为勉励他努力工作送给他的。在法庭坚守23年,每一次办公室的搬迁,他最先悬挂的就是这块匾额。
“这是父亲对我的殷切期望,也是我对父老乡亲们的一份责任,我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我离不开大山的百姓,这里,是我永远的家!”郭兴利说。